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452篇
  免费   16720篇
  国内免费   11854篇
电工技术   31572篇
技术理论   7篇
综合类   17755篇
化学工业   9461篇
金属工艺   6706篇
机械仪表   16870篇
建筑科学   15462篇
矿业工程   7171篇
能源动力   5142篇
轻工业   4726篇
水利工程   6175篇
石油天然气   5799篇
武器工业   2788篇
无线电   136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525篇
冶金工业   7585篇
原子能技术   1218篇
自动化技术   48443篇
  2024年   271篇
  2023年   1973篇
  2022年   3275篇
  2021年   4155篇
  2020年   4979篇
  2019年   3953篇
  2018年   3519篇
  2017年   5220篇
  2016年   5811篇
  2015年   6432篇
  2014年   12124篇
  2013年   10493篇
  2012年   13328篇
  2011年   14223篇
  2010年   10732篇
  2009年   11042篇
  2008年   11044篇
  2007年   13630篇
  2006年   12153篇
  2005年   10566篇
  2004年   8793篇
  2003年   7722篇
  2002年   6188篇
  2001年   5129篇
  2000年   4353篇
  1999年   3484篇
  1998年   2631篇
  1997年   2303篇
  1996年   1868篇
  1995年   1569篇
  1994年   1344篇
  1993年   950篇
  1992年   769篇
  1991年   594篇
  1990年   460篇
  1989年   410篇
  1988年   297篇
  1987年   165篇
  1986年   117篇
  1985年   116篇
  1984年   165篇
  1983年   120篇
  1982年   117篇
  1981年   87篇
  1980年   64篇
  1979年   73篇
  1978年   49篇
  1977年   53篇
  1964年   14篇
  1959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牟全斌 《中州煤炭》2020,(12):76-80,88
为了提高煤油气共生矿井油型气灾害治理的科学性,以黄陵二矿为例,采用现场测试、钻探取芯、跟踪观测、地质分析等多种方法,研究了采掘工作面煤层底板油型气分布特征、涌出规律和运移机理,并初步探讨了底板油型气体灾害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底板油型气涌出点多位于底板砂岩储层上倾尖灭端和砂岩透镜体附近,呈现不连续区带状分布特征,涌出的油型气主要来自富县组砂岩层,涌出的动力主要为地层流体压力差,底板油型气通过地层中存在大量的断裂和裂缝、微裂缝系统进入采掘空间,采掘扰动是底板油型气异常涌出的工程诱导因素。建议加强油型气综合探查技术、油型气灾害预测预报技术、油型气综合抽采技术和智能化矿井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2.
雷春亮 《江西煤炭科技》2020,(1):165-167,171
为了解决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回风侧端头顶板控制问题,针对马道头矿8211工作面的地质情况,通过对回风顺槽超前注浆加固,提高超前支护范围和支护强度,并对回风侧端头三角区煤壁和顶板进行化学浆加固的技术方案,有效控制了顺槽超前区围岩变形和工作面回风侧端头三角区煤壁片帮,保证了工作面端头区顶板安全。  相似文献   
43.
何彦奇 《中州煤炭》2020,(4):52-55,60
为了给辉县景区减灾防灾提供地质依据,根据实际工程概况,研究了辉县部分景区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及防治措施,预测评估了工程建设中、建设后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建设工程自身可能遭受已存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了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以及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防治难度和防治效益,对评估区适宜性作出评价,提出了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4.
The Dynamic Cone Penetrometer (DCP) is a device that is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in situ soil compaction quality.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numerous correlations have been developed between the DCP test results and soil strength and stiffness parameters. This paper proposes a comprehensive set of criteria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quality control (QC) of compacted subgrade that take into account the inherent statistical variability of DCP test resul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QC criteria, a new statistical methodology is used to extract representative test values from the raw field DCP test data. In order to use the proposed QC criteria, soils are first classified into two broad categories (fine-grained and coarse-grained) depending on their fabric and response to compaction efforts.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i) for fine-grained soils, the DCP test values have good correlation with the plasticity index (PI), which is indicative of the type and amount of clay content of the soil and (ii) for coarse-grained soils, the DCP test values have good correlation with the optimum water content of the soil, which is directly related to its in situ density. DCP blow count correlation equations are presented for both soil categories. Recommendations for field DCP testing and data analysis are also provided to highligh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atist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DCP test results in QC testing of compacted subgrade.  相似文献   
45.
46.
邹志云  朱文超  刘英莉  孟磊  郭宁  于蒙 《化工进展》2020,39(z2):269-275
针对采取小批量间歇性批次生产方式、工艺介质腐蚀性强、危险性大的小型特种精细化工生产工艺研究试验过程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不高,导致工艺研究试验中获取数据较少、过程机理研究不够透彻、人工操作多、安全风险高、研究试验消耗大及效率不高等问题,综述了期待通过智能控制、在线分析、模拟仿真和虚拟制造、工况监测及预测性维护以及信息管理和生产调度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小型特种精细化工生产工艺过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实现小型特种精细化工生产工艺过程的数字化、虚拟化和智能化,降低生产安全风险和试验消耗,提高小型特种精细化工生产工艺研究试验的成功率和效率,达到小型特种精细化工生产工艺过程的数字化设计和精准生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47.
针对传感器优化布置(optimal sensor placement,简称OSP)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使用深度神经网络的解决方案,并以简化的桥梁形状的桁架结构中的振动测试传感器优化为例进行了验证。首先,选择一种传统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对自动化生成的大量不同的桁架结构分别进行传感器优化布置计算,将所得优化布置结果在进行数据预处理后构建出深度学习方法所需要的训练集与验证集;其次,使用Python语言和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low设计实现与本研究问题适配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并训练;然后,随机生成了新的桁架结构参数;最后,将深度神经网络输出的传感器布置结果和传统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本研究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在速度上、可移植性与可扩展性方面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48.
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机车齿轮毂全自动双轴拧紧机,根据拧紧工艺和扭矩控制原理实现对螺栓拧紧力矩的控制;通过丝杠变径机构,实现不同规格齿轮毂螺栓拧紧;利用机器视觉实现螺栓位置的识别以及初始位置的确定;讨论了自动拧紧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系统配置,并介绍了防错、防漏功能的设计流程。螺栓自动拧紧机可提高装配精度和操作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49.
结合数据挖掘、大数据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和设计了一种智能变电站设备管控大数据分析系统。对变电站设备运行状态的大数据特征及基本框架进行了分析,并重点阐述了变电站设备运行状态大数据分析系统的数据集成与预处理、数据存储与处理、设备状态评估模型以及数据可视化展示。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大数据分析系统能够大幅度提升变电站设备数据分析智能化水平,为变电站管控稳定运行提供更加有效和实用性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0.
师旭  苗勇  栗鹏刚 《煤炭技术》2020,39(1):93-95
四台矿属于近距离容易自燃煤层开采,综采工作面采用均压通风系统。在进风顺槽中布置的本巷均压硐室,风机吸风口距离均压风门近,吸风风流经过带式输送机,往往会造成均压风门漏风严重,均压硐室周围温度较高、煤尘较大。据此四台矿优化均压硐室布置方式,采用独立均压硐室代替先前的本巷均压硐室。对优化前后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独立均压硐室的应用在减少风门漏风量,降低温度,抑制煤尘方面均有很大改善,实践证明了采用独立均压硐室的可行性及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